近日,曹县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脊柱科)余健主任团队运用众阳健康医学混合现实系统完成了一台“科幻”的手术:医生佩戴上混合现实眼镜后,患者胸椎骨折三维重建影像立即呈现在现实空间中,病变结构、穿刺位置等尽收眼帘,医生通过手势、语音对病变三维重建影像各种操作,将虚拟影像与患者身体1:1完美融合,医生仿佛拥有了一双“透视眼”,将导针根据计算机计算好的路线准确无误地置入胸椎骨,完成了曹县人民医院首例在混合现实技术指导下的外科手术,也同时完成了山东省第一例混合现实技术PKP手术,展示了科技医疗的神奇。
今年63岁的李女士不慎摔伤,臀部着地后感腰背部疼痛不适,来曹县人民医院急诊就医,检查结果显示为T12椎体压缩性骨折,经过医院骨外科三区全面检查发现,李女士的骨折类型为“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这种类型骨折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
余主任介绍,胸椎解剖结构复杂,与脊髓、腹腔动静脉等重要结构毗邻,这个区域操作不当会导致脊髓损伤,且PKP(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透视次数多,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高,鉴于此种情况手术团队决定使用混合现实技术辅助经皮穿刺椎体骨折骨水泥填充手术。
术前通过患者的CT图像数据,经过三维重建后,制定了手术方案。在术中,余健主任佩戴混合现实眼镜,三维重建影像与患者胸椎完美匹配到手术视野中,胸椎结构和穿刺角度位置了如指掌,导针准确无误置入预定的位置。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增加了精准度,有效避免了神经损伤,减少了透视次数,降低了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缩短穿刺时间,同时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术后X线显示骨水泥填充满意,手术相当完美,目前李女士恢复良好。
余健主任介绍说,外科的发展史是一部科技驱动的演化史,前沿科技正在不断重塑着医疗行业的工作方式,也在改变我们对于医学的认知?;旌舷质导际醮蚱屏诵槟馐澜缬胝媸凳澜缰涞慕缦?,改变了传统手术操作的模式,给脊柱外科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